“野菜蘑菇汤好喝。”与魏知古通完电话一直忙到晚上吃饭时的毕构喝口汤。
李易当作未听见,低头吃煎的馒头片。
“百姓更愿喝肉汤,年底前想是无暇休息。京兆府的景象乃多年所成,洛阳的事务急了些。”
姚崇今天跟着忙碌,甚至亲自负责一个方面的政务。
团儿里的人业务能力强着呢,洛阳要加快建设速度,河南府原来的官员跟不上节奏。
今年把河南府大部分事情处理完,明年开始带动整个河南道。
“天黑还有百姓赶来?”李旦一整天呆在山上,从这里往别处看,太过遥远,瞧不见光亮。
“天蒙蒙黑时,离着最后一个驿站有三里,大部分百姓会选择穿驿站而过,坚持着抵达。”
这时李易开口。
离目的地还有三十里,百姓估算下,走不了,便在附近的驿站睡一晚。
有十几里时,百姓咬咬牙,坚持一下,走到地方就彻底放心。
“接待的人安排妥当?”李旦想到百姓天黑到此,没地方住,再外面熬一夜,容易生病。
“二十四小时无间歇,待吃过饭,往山下走走,能瞧见。”
李易回答,李家庄子属于一个接待处。
百姓从西边过来,庄子的山距离洛阳宫城西二十五里。
从庄子到洛阳宫的路上有火把和煤油灯照明,运输东西始终不停。
换一个所在,百姓在光亮照耀下能努力走到洛阳宫。
李家庄子的山,百姓才不愿那么累呢,在李家庄子吃饭睡觉多好啊。
“好,饭后瞧瞧。”李旦决定。
……
“到了,到地方了,洛阳的李家庄子。”
山脚下,一群人排队伍登记,又有新来的队伍加入。
羽林飞骑引路,从西边和西南几条路上接来的。
众人吃过饭溜达着到此之时,听到乱糟糟的声音。
偶尔的孩子哭声最刺耳,一岁多以下的孩子嗜睡。
晚上天又冷,周围声音吵杂,孩子醒来难受,说不出话,只能哭。
还有的属于饿了和有屎尿,都得处理。
“晚上赶路的人多。”李旦听孩子哭,倒不觉得烦。
“别处的少,如小易所说,三十里左右,百姓会住在驿站。
而李家庄子对应的地方,即便五十里,百姓们在驿站稍稍休息,还要继续赶。”
毕构负责分发东西,他对数据最清楚。
其他位置白天人多,晚上人不及白天十分之一。
李家庄子白天和晚上数量基本等同,有两天白天居然比晚上少一大截。
在保障路上安全的前提下,晚上赶路比白天速度快。
白天受到的干扰多,晚上周围黑,低头走吧,什么都不想。
“这是为何?”李旦一时不解。
“因为……”苏颋要回答。
“知道了,这里是李家庄子。”
李旦看灯光下百姓放松的样子,突然明白过来。
百姓往洛阳走,不清楚到地方的情况,考虑怎么走路合适。
先到李家庄子的百姓,他们知道只要抵达,什么都不用考虑。
早一天到李家庄子便早一天安稳,有盼头,目的明确。
人群中有人拿着李家庄子制作的水银温度计教百姓使用方法,看看有没有发热的。
有发热的赶紧隔离,找医生给看,需要用药的给开药。
另外可换洗的屎尿布一大堆,给带宝宝们用。
不远处的锅里熬着羊奶,旁边清洗好的玻璃奶瓶,像个小茶壶,壶嘴的位置套个羊肠制作的简陋奶嘴,怕孩子咬破玻璃。
奶水不足的妇人抱孩子过去喂,至于说奶水充足的,她们不觉得不方便,解开衣服稍微侧个身就喂了。
其实给她们准备了育婴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