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人搭把手,就将这桌子摆在门前,上面的祭品和长相也都摆好了,寇仲和胖子两人手里拿着个二踢脚,站在台子前的左右,面向着东方。
这叩门神也是祭祀当中的一种,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,对象分为三类:天神、地祇、人鬼。古代中国对祭祀有着严格等级。天神地祇由天子祭,诸侯大夫祭山川,而当时的庶人只能祭拜自己的祖先。从“祭祀”开始之初,香已经开始作为古人像上天传达祈求必不可少的物品。
但自从阴阳一脉开始,这天神地祇我等也可祭,乃是历朝历代的天子所默认的。
祭祀用香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已经和宗教联系在了一起。如今的寺庙,一进门就可以看见烟雾缭绕,人们在寺庙烧香供奉神明,祈求神明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。人们还会在特定的时间在家烧香,比如除夕夜祭祀祖先。在除夕夜祭祖,人们会用“邀请”过世的祖先可以来自己家吃饱喝足,希望来年可以保佑家人身体健康、心想事成。“祭祀’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,礼有五经,莫重于祭,是以事神致福”。
无论在寺庙还是禅宗思想影响下,或者是在家祭祀,人们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态去祈求赐福。千年的历史发展,祭祀行为作为儒教传统的一部分,已经进入了广大群众的生活方方面面。
常去祭祀的人群范围广,年龄阶层和社会阶层跨越大。除来大部分具有信仰的人群,还有一部分人只是希望在祭祀的过程中找到精神寄托。
祭祀上香很注重仪式,一般操作要严格按照步骤为之。首先点香。要求用左手拿香,右手拿烛。这是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,是污秽之手;如果是左撇子,则相反。
然后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双手握香,把香高举过头顶,作揖之后把香插在香炉里就可以跪拜叩头了。跪拜时要双膝跪于蒲团之上,双手合十,双手合十时手心处要呈空心状。先高举过头顶,后向下放置至嘴边,这时就可以祈福许愿来。再向下至胸口,心中默念心愿。最后摊开双手,掌心向上,磕头跪拜。
我按着这顺序来,一头磕在地上,带着声响,朗声叫道“五湖四海开升平,三山五岳镇南江,祠堂不求人间住,居室堂前叩门神!左右金刚闻声起,一炮震天请诸神!”
我这话刚落下,寇仲和胖子就点燃手里的二踢脚,引线点燃,划着一道,就冲上了天际,在空中炸响!两人同时用一种唱音叫着“叩门神”
其实在这华夏一代,很多的门神都有些冲突,比如除了神荼、郁垒外,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、张天师,元代以后出现的秦琼、尉迟恭,旧时苏州地区人们崇拜的温(或谓晋代之温峤,或谓东岳大帝属下之温将军)、岳(岳飞)二元帅。
道教崇奉的青龙、白虎,一些地区信奉的赵云、赵公明、孙膑、庞涓等。还有的地方将门神分为三类,即文门神、武门神、祈福门神。文门神即画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,如天官、仙童、刘海蟾、送子娘娘等,武门神即武官形象,如秦琼、尉迟恭等,祈福门神即为福、禄、寿三星。
这些门神虽出现的时间区域背景不尽相同,但至今都被人们普遍信仰,其中影响最深的要数神荼、郁垒、钟馗、秦琼、尉迟恭了。
我这阴倌叩的却是叫王灵官的一种神将,王灵官,本名王善。民间信仰之一,明代享受国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,也是我老房一派的护教神人!
很多道家宫观的第一各大殿中,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神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。进入道教的宫观,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,殿**奉着一赤面髯须,身披金甲红袍,三目怒视,左持风火轮,右举钢鞭,形象极其威武勇猛,令人畏惧的神仙,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宫,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。
王灵官面对山门,额上火眼金睛,能辨识真伪,察看善恶。因此道教徒到宫观,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,民间流传有“上山不上山,先拜王灵官”的俗语。
“可!”我跪在地上纹丝不动,而这时候,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沉凝声,我心中一喜,大声叩拜“谢门神!”从地上爬起来,对这寇仲和胖子说道“将祭品放在四周角落